1939年注定是动荡的一年,德国与波兰的矛盾让欧洲动荡不安,在9月1日,德国对波兰宣战并进军波兰,此举等于是吹响了战争的号角,象征着战神即将君临大地——世界大战的战火重新燃起了。波兰战役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德国装甲部队的首秀,而波兰则成为了不幸的失败者,骑兵们骄傲的马刀失去了作用。那么在这场堪称“时代的碰撞”的战争中,当钢铁与骑兵交错时,战争的真实模样又是如何的呢?
一、白色方案与西方方案
有关于对波兰的战争,德国方面其实是异常谨慎的,毕竟他们在进攻波兰时必将触怒英法两国,能否在英法介入之前快速击败波兰将成为战争的胜负关键所在。有鉴于此,德国在制订计划时非常谨慎,在这个被称之为“白色方案”的作战计划中,德国计划出动两个战役集群。分别是位于波美拉尼亚、东普鲁士方向,拥有第3和第4集团军共21个师的“北方集团军群”,以及位于西西里亚、捷克斯洛伐克方向,拥有第8、第10和第14集团军共33个师的“南方集团军群”。
从当时的地形上来看,波兰其实是被德国从三个方向上包围,因此德军在战争爆发后的任何一点出发,都可以快速的对波兰军队形成合围之势。这一点本来是不合常理的,但是如果考虑到波兰方面的防御都是靠前防御,缺乏在纵深方向上的防御,德军只需要突破波军防御阵地后,让部队采取迂回战术即可。而德国方面的具体攻击方案,则是两个集团军群自西、北、南三个方向发起攻击,第一时间对波兰形成合围之势,将波军歼灭在维斯瓦河以西,不给波军向东逃窜的机会。
相比于德国人的“白色方案”,波兰人的“西方方案”则简单许多,整个计划归结到底就一句话——波军将和德军决战于波兰西部。波兰西部国土的人口稠密,资源丰富的同时还有大量的工业设施,对于波兰而言可以说是生命区的存在。尽管其地形平坦不利于防御,可若是在战争初期就放弃了重要的西部国土,那也是波兰所不能接受的局面。因此波军决定在战争初期死守西部国土,尤其是要在西部国境线上进行防御,尽一切可能拒敌于国门之外。
当然了,波军知道自己的防御方针是非常冒险的,但他们也认为英法作为波兰的盟友不会弃波兰于不顾,认为只要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就会等来英法的援军,再加上波兰对于战争的模式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阵地战模式,所以他们选择这样的防御策略就不让人奇怪了。而另一个促使波军做出这一选择的因素,则是他们认为德国会快速攻陷但泽地区,作为德国在后续对英法谈判中的筹码,无论出于战略层面或是民族自尊,波兰都不会容忍这一情况的发生。
无论如何,德国和波兰双方的战前计划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在9月1日爆发的波兰战争中,兵对兵、将对将,沙场上见真章了。而双方在战争中的表现,将直接决定未来的走向。
二、崩溃的战局
波兰方面具体的防御思路,是寄望于依托于步兵构筑的防御阵地能够纠缠住德军的进攻部队,同时依托其有限的装甲力量和被视之为机动力量的骑兵部队作为机动兵力,对各处防御阵地查漏补缺之余,还能够作为对德军的反击力量。但是波兰人可能是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已经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了,德军的机动能力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所能比拟的,而空军带来的攻击距离延长,则将成为左右战局的一个关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50-155毫米的重型榴弹炮在射程上不超过15至20公里,战时标准射程是在15公里之内,波军的防御阵地确实是可以抵抗这些重型榴弹炮的炮击,并且保有一定的战斗力。可是德国空军的轰炸机攻击距离则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值,这就导致了在后方驻地的波军会在第一时间遭遇到德国空军的轰炸。波兰空军的实力远逊于德国,而地面又缺乏足够的防空火力,那些处于部队驻地或正向前线运动的波军无一例之外的遭到德国空军的打击,若不是在轰炸中造成了严重的崩溃,就是因为混乱而短暂失去行动能力。
而波军在边境线上的筑垒地带虽然挺住了炮击和轰炸,可是却无从抵挡德军装甲部队的凶猛攻势,很快就被撕开了正面的战线。这引出了波兰方面另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防线其实布置得非常有问题。波兰西部国土的防御最初是按照波兰国父、毕苏斯基元帅生前的设想构筑的,毕苏斯基希望能够在平坦的西部边境构筑多梯次纵深防御,而且对于南线的喀尔巴阡山方向也要加强防御,毕苏斯基元帅曾设想未来和德国爆发战争时,德军将可能从喀尔巴阡山方向杀过来,所以极力主张加强喀尔巴阡山的防御。
可是在毕苏斯基元帅于1935年去世后,波兰方面就彻底废止了这一方案,不仅没有在喀尔巴阡山方向构筑防御,连西部边境的防御工事也十分稀少,仅仅在各主干道上构筑了防御工事。而另一个被波兰忽略的防御方向则是德国的飞地柯尼斯堡,此地孤悬德国领土之外,一面靠海,三面被波兰包围,所以波兰不认为德军在柯尼斯堡能有什么强大兵力,毕竟此地孤悬海外,能有什么威胁可言呢?
究其原因,是波兰方面不认为德国坦克会从喀尔巴阡山的山路中冲出来,更不相信德军会选择飞地作为主攻方向。同时波军过于迷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自己的骑兵部队,认为自己是有能力反击至德国领土的,因此这个西部国土的防御一减再减。可是波军万万没想到的是,德军两个集团军群里兵力较为强大的南方集团军群就是从喀尔巴阡山的山路中杀了出来。现在波兰军队在西部边境无力抵抗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强大攻势,喀尔巴阡山方向杀进来南方集团军群就更是势如破竹,因为根本没有波兰军队能阻止他们,
对于波兰而言,眼下的战局已经是绝望到了极点,西、南两个方向的德军主力几乎势不可挡,波军各处部队几乎都陷入了混乱之中。而在这个时候被他们忽略的德国飞地,位于北边的柯尼斯堡方向也有德军杀来。这支部队是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是通过船运过来的德国装甲部队,在西面攻击但泽走廊的其实是北方集团军群的步兵部队,而他们的装甲力量早在战前就通过海路到了柯尼斯堡,如今正好杀波军一个措手不及。等于说,最恶劣的情况已经出现了,波兰在西部国土的战局已经开始崩溃了。
三、尘埃落定
现在波兰位于西部国土的部队已经是陷入了绝境,德军从西、北、南三个方向杀来,波军位于西部国土的武装力量顷刻间就深陷重围之中。波军虽然积极地调动部队试图阻拦德军的攻势,但是在德国空军的轰炸之下,这种部队调动几乎成为了一种奢求,因为任何在道路上的部队都会遭到德国空军的轰炸。许多被重点轰炸的部队不消片刻就会土崩瓦解,即便是即兴式的轰炸也会让部队的行军速度大幅度减慢,调动预备队对前线进行增援实在是太难了。
而一个更为危险的局面在于,柯尼斯堡杀出的德军部队很快分成了两支,一支前往但泽走廊策应北方集团军群的攻势,而另一支则直奔维斯瓦河方向而去。这个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它意味着德军没有兴趣逐个消灭波军在西部国土的部队,而是打算直接切断维斯瓦河形成一个能够将整个西部波军一口吞下的巨大包围圈。而一个更坏的可能则是德军有更大的战略企图,比如在战争之初就攻陷波兰的首都华沙。
此时波军必须和德军浴血拼杀,设法从西部突围至东部去,以免被德军合围在西部国土上。波军官兵在战斗中英勇异常,波兰骑兵部队作为波兰的机动力量,在波军的突围过程里承担了最为危险的后卫任务,通过据守村庄,扼守公路等方式阻止德军的前进,有时则潜藏在树林里对德军的后勤分队进行袭击,甚至于有些英勇非凡的骑兵部队敢于对德军指挥所发动袭击。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司令部都曾拉响过“骑兵来袭”的警报,就是这些骁勇善战的骑兵所为。
尽管波军是拼尽全力想要突出重围,可是波军部队里充斥着大量的步兵部队,他们的机动能力过差,导致了他们无法逃脱德军的包围圈,而断后部队也被德军一次次的击溃,最终让波军在西部国土的部队全部落入了德军的包围圈之中。原本还能维持整体运作的波军部队,也在德军的攻势下土崩瓦解,各部队被消灭只是个时间问题。再加上德军兵临维斯瓦河,对波兰首都华沙展开攻势,波兰西部国土已经是彻底成为了绝地,战争到了这一步,其实波兰已经彻底失败了。
结语
如果回顾历史,我们不难从各种资料中发现,德军自身也不曾料想能够在半个月内就将波兰逼入绝境,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难以想象的。毕竟波兰军队也并非是什么弱不禁风的存在,波兰骑兵仍旧是欧洲最好的骑兵,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御时,都以果敢善战而著称。波兰数量稀少却久经沙场的装甲部队,如第10摩托化旅这样的精锐王牌也绝非泛泛之辈。在战争中,第10摩托化旅曾经独立抗击了德军第2、第4装甲师和第3装甲师一部的攻击,最后还能全身而退撤往匈牙利,可见波兰精锐部队的战斗力并不输给德军。
而德军自己在波兰战役里的表现,用德国陆军总部自己的评价来说则是不尽人意的,快速扩张的装甲部队出现了装甲兵素质下滑的情况。比如德国陆军总部在9月17日的战役总结里,就指责德国装甲兵训练不足,和步兵配合时经常脱节不说,一旦遭遇波军,尤其是波兰骑兵的逆袭就容易惊慌失措。这里需要特别指出一下,波兰骑兵并非是只有马刀的莽夫,他们实际上是低配版的“摩托化步兵”,拥有足够的反坦克步枪和反坦克手雷,对当时以轻型坦克为主的德国装甲部队有十足威胁。因此,一旦遭遇波兰骑兵的逆袭,德军那些缺乏经验的装甲兵就可能陷入混乱。
可是战争的结果仍旧是德军的胜利,这不仅仅是因为德军投入了几件新式武器,而是德军采用了完全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先进战法。无论是装甲部队的快速突破,又或者是空军对地面部队的轰炸压制,其毁伤能力与时效性都远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所能比拟的。波军采用一套过时战术对抗德军,无疑是形成了一种时代的碰撞。而事实证明,历史的车轮是不断向前的,落后过时的战术终究会被先进的战术所击败,这场钢铁与骑兵的战争,最终也自然以德军的胜利而告终。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闪击战—迷思与真相》《装甲雄狮》
发布于:天津市